简要内容:(5月20日《广州日报》) 东莞被人称为“性都”、“黄都”、“文化沙漠”,听到这些名号,东莞人感觉很不爽,很委屈。(5月20日《广州日报》) 东莞被人称为“性都”、“黄都”、“文化沙漠”,听到这些名号,东莞人感觉很不爽,很委屈。
被妖魔化的东莞欲为自己正名
“性都”、“血汗工厂”等名号缠身,该市组建全国首个城市形象智囊团讨教破解之法
一直以来,东莞被人称为“性都”、“血汗工厂”、“东方斯巴达”,这些“妖魔化”的名号让东莞人很委屈。如何为自己正名?这是东莞市委市政府从去年就开始着手破解的一道难题。昨日,该市组建了全国首个城市形象智囊团,借助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关系,为城市形象传播提供智力支持。
东莞常被乱扣“屎盆子”
上月中旬,天涯社区、百度东莞吧等网站均出现了一组标题为《东莞××中学一女同学被多名女子殴打(转载)》的帖子,帖子贴出了近十张场面令人难受的照片,引起了众多网民的围观。羊城晚报记者随后通过搜索查明,该组照片上的事并不是发生在东莞,而是新华网等媒体公开报道发生在安徽望江县的事情。此外,去年年末还曾有网友发出一组东莞有人制作人体面包的照片,后来被证实该事件发生在国外。
“东莞一直在被妖魔化!”网友“难得糊涂”愤而跟帖写道,“此前有人炮制了好男人的十大标准,最后一条居然是‘爱老婆就不要去东莞’。用‘性都’来暗指东莞的色情服务,用‘东方斯巴达’来暗指东莞的治安不好,为什么大家总喜欢往东莞身上扣屎盆子?为什么总是将不好的事情移植到东莞来?”
东莞市作家协会会员帛儒长期关注东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他说:“我们应该正视和承认东莞存在一定的色情服务业,但并不能因此就把东莞称为‘性都’。东莞的色情服务业消费群体中至少有一半是来自周边城市,外界不能单方面指责东莞,而应该冷静下来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
首批五名“智囊”均免费
东莞渴望为自己正名,去年5月,东莞就设立城市品牌形象发展规划项目,联合清华大学城市品牌研究室成立了课题组,而昨天上午成立的东莞城市形象智囊团正是源于课题组的建议。据了解,首批智囊团的五名成员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纽约,其中既有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的学者,也有现任国家广电总局顾问、北京市委宣传部顾问的专家。
刘志庚在聘任仪式上说:“特殊的人口结构和行政架构赋予了东莞鲜明的特点和城市个性,也导致了外界对东莞有不少曲解和误读,这已经成为影响东莞转型发展的一块短板。我们认为,东莞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而是一个不断完善的朝阳城市。希望智囊团的各位专家学者为东莞形象‘传播什么’、‘如何传播’提供理论支撑和方向指引。”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廖为建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我们这次受聘智囊团都是免费的,今后会对东莞城市形象传播和品牌塑造工作进行理论研究和宏观指导。”(记者文聪)
东莞市委书记称“性都”说法是对东莞的偏见
“‘禁止去东莞’是对东莞的片面解读!”昨日下午3时至4时,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在东莞市政府新闻办的官方微博“莞香花开”上接受“微访谈”,就东莞城市形象、楼市是否限购等等问题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互动。据了解,在此之前新浪微博并未进行过地市级别市委书记访谈,此次刘志庚与广大网友交流互动成为全国地级市一把手微博访谈第一例。
昨日下午3时,刘志庚准时在东莞市行政办事中心多功能厅接受“微访谈”,针对网友们提出的“东莞是性都”、“东莞是文化沙漠”等尖锐问题侃侃而谈。他表示,很多没有来过东莞的人都对东莞有一个偏见或者成见,是对东莞的误解,但是来到这里的人大部分都说东莞比较好或者很好,执政东莞比较满意的是搞好治安,最遗憾的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工作推进的步伐还有待加大,最想做就是解决东莞贫困人口,用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每一个老百姓。刘志庚表示,他最关心的是东莞市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提高,今后将重点照顾困难群众,给他们发放生活补贴。“我的分让老百姓打,如果老百姓认为不及格,我要好好检查,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如果老百姓打的还可以,或者及格以上,这个无论如何也不能骄傲,还要继续努力,但是一定要尽职尽责在东莞把工作做好。”
刘志庚最后透露,今后东莞或将继续开展各类“织围脖”活动,邀请更多职能部门的官员进行“微访谈”。“定期开展微博(访谈)活动非常有意义,对进一步提高政府官员的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给老百姓更多的信心,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城市形象
“禁止去东莞”也是种鞭策
网友“柯晓明明”:不知你最近是否有留意到,“爱老婆禁止去东莞”、“东莞是垃圾城市”之类的网络骂战,如果有人当面向你提出“东莞是性都”、“东莞是文化沙漠”,你怎么回应?东莞市将如何塑造自己的城市形象?
刘志庚:我已经留意到这个问题,网络上包括平面媒体进行了比较激烈的争论。我首先认为,很多没有来过东莞的人都对东莞有一个偏见或者成见,但是来到这里的人大部分都说东莞比较好或者很好,这是实事求是地说。因为我们了解到很多人没有来过东莞的时候,就说东莞黄色活动比较严重,负面的说法比较多,但是来了东莞以后,真的没有想到,感觉东莞那么漂亮。
当然也有不同的各种说法,我不觉得奇怪。我认为包括“禁止去东莞”这些是对东莞的片面的解读,在客观上也是个鞭策,说明我们的城市形象宣传推广工作力度还不够。所以我们最近建立了东莞城市形象的新标志,是想通过城市品牌的塑造改变一些外界对东莞的片面的认识,让大家看到一个真实的、在不断改变中的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