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以来,随着《中国青年报》发表的《围剿地沟油》一文见报后,全国各大、小媒体又掀起一股炒作“地沟油上餐桌”新闻的势头。一时间,全国上下人人闻油色变,个个见油心慌。国外媒体也纷纷借机诽谤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
可我经过一年多来从全国各地进行的调研和亲自实验结果证实,从下水道捞出来的废弃食用油脂(地沟油)根本就无法上餐桌,也从来没有上过餐桌。当然,地沟油上不了餐桌的原因地沟油上不了餐桌的根本原因不是监管得力,而是加工技术不过关!
因为要想用低于食用油的成本将地沟油加工成外观近似食用油的假冒油有几大难关难以逾越:一是臭味难除,二是杂质难除,三是杂味难除,四是杂色难除,五是动物油脂外观难加工成植物油外观(膏状变液状)。而这几关过不了的话,就根本无法在市场上销售出。
据我所知,国内外尚未有在低于食用油成本的基础上,将“地沟油”加工为仿真食用油的成熟技术。近十年来,全国各地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也从未在餐饮业查获过一起使用“地沟油”的案件。
为尽快平息全国人民对“地沟油上餐桌”谎言引起的恐慌,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牵头,对“地沟油上餐桌”之真相进行全面调查,并及时将调查结果公布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