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接到国内一家公关公司发来的邮件,内容是NBA巨星又要组团来中国了。
科比·布莱恩特、勒布朗·詹姆斯、德怀恩·韦德、凯文·杜兰特、克里斯·保罗、卡梅隆·安东尼 除了罗斯之外,NBA的梦之队又来中国寻什么梦?
印象中,这些巨星去年来华都是“卖鞋”的,因为他们的新款战靴上市,这些巨星便到NBA最大的海外市场来吆喝。今年换主题了,与球迷见面,传授孩子们篮球技艺。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了,NBA的赛季一结束,看了一个赛季电视转播的中国球迷便有机会在本土与他们膜拜的球星来一次亲密接触;NBA巨星也习惯了,鏖战一个赛季后,中国之行肯定要写进他们的行程里。
就在NBA巨星高调在中国抢滩登陆之时,我们的国产品牌CBA球星们都在忙什么呢?
国家队备战,请假疗伤和休养;国家队打些垃圾的热身赛,高挂免战牌。CBA的联盟活动推广,回报赞助商的商业行动,与球迷互动的秀场,我们几乎听不到任何响动。我们只是看到,一个拖着伤病之身的姚明出席的社会活动,比起CBA球星露脸的次数总和还要多。
我们不禁要问,管理CBA联盟的篮管中心,你们在忙些啥?亚锦赛,伦敦奥运会入场券,这些是政绩工程。难道CBA的推广和壮大,不也是你们的政绩吗?NBA不远万里来中国分享篮球市场这块蛋糕,我们却不在乎市场份额的丢失,为着金牌和入场券忙得不亦乐乎。赢了金牌,丢了市场,这恰恰是中国体育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