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报讯 与赛前想象的一样,前天晚间上演的中超“京津德比”再度充斥了浓浓的火药味。工人体育场近5万名国安球迷响彻全场、贯穿始终的“京骂”、让国安主帅帕切科被罚上看台的中指,以及场上球员两次险些导致“全武行”的擦枪走火,都让这场当下中国足坛的“国家德比”备具看点。
有趣的是,在“国家德比文化”的发源地西班牙,同样关注了这场远在东方的新潮“国家德比”。托尼,来自西班牙《每日体育报》的记者,在工体现场观摩了这场中国版“国家德比”,并为这场京津德比中出现的种种火爆元素味深感震惊:“当翻译告诉我北京球迷骂的内容后,我目瞪口呆。我不能相信、绝对不信在足球场上,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样的景观”,托尼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
联想到皇马与巴萨的国家德比,这位西班牙记者描述道:“诚然,伯纳乌和诺坎普也有谩骂和诅咒,但绝对不会形成一种传统,更不会集体爆粗口。哪怕是最激进的球迷组织,在他们的唱词中也不会有粗话。因为,他们最在乎的是自己心中的会徽,他们更需要是对手的敬仰,而不是用羞辱对手而自污队旗。”
事实上,不仅是这位外国记者。本场比赛的客队天津泰达球员,也同样为国安球迷满场谩骂感到愤怒。李玮峰无奈地说:“作为球员,本希望更多的球迷能来看球。但是虽然工体坐了五六万人,但他们好像并不是来看球,而是对某些球员的家人进行辱骂。”而一名泰达队工作人员更是直白地比喻道:“我们在比赛中已经不止是受罪了,是受虐!”
不过,京津德比的火爆,也从另一个角度反衬出,即便足球大环境不甚理想的如今,世界第一运动仍然在中国影响力可观。托尼在看完比赛后,动情地写道:“走进工人体育场的一刹那,实在不敢相信这是一场中超对决,我仿佛置身诺坎普,令人悲哀的是多少年来,欧洲体育媒体从来就没有认真地研究和关注过如此火爆的足球地域,相反竟认为中国没有像样的足球和像样的联赛……我迫切地想告诉欧洲,中国存活着巨大对于足球的热忱,拥有一批执著的球迷,那里足球的振兴是早晚的事。”此外,托尼也善意地提醒中国球迷,球队实力的提升,与球迷的素质密不可分,“你们决定着中国足球的命运。历史证明,一支球队的队员们要想踢得精彩和明白,踢得高雅和高超,身边必需要一群职业、自重和清澈的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