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609阅读
  • 20回复

【转播】东北往事1:黑道风云20年:真实记录东北黑道生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xxtyshun.
 
发帖
2035
C币
-627287
威望
357
贡献值
4
银元
-1
铜钱
4444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4-25
.
一楼百度


好书大家齐分享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卡西亚.
发帖
2146
C币
-60466
威望
407
贡献值
1
银元
-1
铜钱
4829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4-07

    一部带你直击黑道病态生存的长篇史诗

     这是一个病态、残酷的黑道故事,更是一部反映20余年社会变迁的厚重长篇史诗。
离线vvvdong.
发帖
2096
C币
-236276
威望
360
贡献值
1
银元
-2
铜钱
4575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4-07

                                自序

自序
作者:孔二狗    
     曾经看过一篇英国人所写的文章,文章的题目是“中国是由上千个雷同的城市构成”,本人深以为然。的确,由于中国的城市多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战乱的废墟中建起的一座座新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及特定的政策影响下,中国不同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有颇多雷同之处,而与这上千个雷同的城市相匹配的,是这每个城市的黑社会发展历程。相信这上千个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都出现过类似“菜刀队”之类的犯罪团伙,也出现过以某个大型国有工厂子弟为主的地痞流氓团伙。到了上世纪 90年代,则出现了许多背景不明的“讨债公司”。
     本人从没混过一天黑社会,既没混黑社会的能力更没混黑社会的胆子,出生在市区人口不足百万的中国东北某市,现在混迹于上海,做个小白领,勉强温饱。虽然从没混过黑社会,但我的家庭却与某位 20年来的公认“大哥”有着很深的渊源,二十几年来的风风雨雨我确定见过不少。
     写作本书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教唆朋友们学坏,我相信, 80%的朋友,看了这本书都会下定决心一辈子不混黑社会!同时,我希望正在混黑社会的或者正在当“大哥”的朋友看到这部小说,能少一些暴戾。可能这部小说会写得很长,甚至上百万字。虽然书里基本上全是二十几年来我家乡之地痞流氓和黑社会的事儿,但是我希望大家看到的并不仅仅是这些。我希望大家看到的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在过去二十几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改变了什么,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又有怎样的变化。
     我想探讨的是:社会与人性。
     去年春节,在本文主人公家中玩的时候,无意间翻开了他家那本堪称“黑社会形成之活字典”的影集,感慨颇多。
     不变的东西有两样:
     1.这位大哥一直坐在最中间。
     2.拍照片时,这在座的大哥都笑得像朵花,灿烂极了。改变的东西有三样:
     1.照片上每年的人都不一样,擦掉的人或者是因为消失了,或者是因为被正法了,或者是因为跑路了,或者是因为正躺在医院里,或者是因为在服刑,或者是因为残疾了。
     2.越往后翻,我觉得里面的人眼神越来越复杂,尽管他们都笑得很开心。
     3.从的确良中山装到毛料中山装到白色中山装,然后再从白衬衣大红领带到最后的黑西装黑领带,衣服越来越讲究。简直就是一部我国男性正装的演变史。
     相册里大多数的人我都认识,他们的人和事我都了解个大概。看到有些人我想落泪,看到有些人我觉得惋惜,看到有些人我觉得不齿。从那天起,我决定写点东西。
     我准备把这部小说分成四部分,依照二十几年的时间推进。第一部分写1990年以前的事情,因为我觉得那时候的流氓很纯真,很古典,他们打架是由于骨气与义气,不求名利。第二部分写 1990-1996年之间的事情,因为我觉得从那一阶段,很多流氓的人生观改变了,都成为拜金主义者。第三部分写 1997-2000年的事情,这时的流氓已经具备了黑社会性质。第四部分写 2000年至今的一些事。
     在接下来的文字中,我将以几个 20世纪 80年代的年轻人为主线讲述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中,有欢欣也有哀伤,有相聚亦有分离……但正是因为有这些,才构成了我们的生活,不是吗?
     接下来的故事里,二狗就是我,我就是二狗。

离线liuqhe.
发帖
2082
C币
-593658
威望
412
贡献值
2
银元
-2
铜钱
4835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4-07

    1985年临近春节的某天,孔二狗终于结束长达 3年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生活,被一辆 212小吉普接回了城里。
     孔二狗人生第一次开始记事儿,好像就始自那天。多年以后才知道,由于以前二狗爸爸单位分的房子冬天漏风、夏天漏雨,不适合幼儿成长,所以二狗在断奶后,就被送到乡下的奶奶家抚养。直到 1985年底,二狗爸爸的单位科级以上的职工分了新房子,每家都是带院子的二层独楼,一共分了七家,由于二狗爸爸刚刚当上科长,正好分到一套,所以就把二狗接了回来。正是这里的邻居,让二狗见到了许多像二狗这样本本分分的人可能一辈子闻所未闻、想都不敢想的腥风血雨。

离线dzbz.
发帖
2128
C币
-152321
威望
374
贡献值
1
银元
-4
铜钱
4710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4-07

     二狗回城后认识的第一个人就是赵爷爷。那天进了城再七拐八拐之后,车终于停到一排小二楼前。二狗爸爸打开第一道门进了院子,兴冲冲地去开第二道门也就是房间的门,却怎么也打不开,好久都打不开,急得满头是汗。
     由于天气太冷再加上想奶奶,孔二狗这时大哭了起来。他刚干号没几声,就听隔壁院子里一句声如洪钟的吼:“小孔!怎么啦?”二狗从来没听过如此中气十足的吼声,直到 20多年后,他依然认为这是他人生中所听见的最爷们儿的一嗓子。二狗顿时就被吓得不敢哭了。这时,二狗爸爸说:
     “赵局长,我家门锁坏了。

离线zystc.
发帖
2161
C币
-313522
威望
401
贡献值
3
银元
-2
铜钱
4696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4-07

     隔壁院子里又发话了:“哈哈哈!我来看看!”连笑都笑得这么中气十足。门响了,进来一个穿深蓝色毛料中山装的五十几岁的老人。这老人的腰板就像枪杆一样笔直,长着一张坚毅的脸,脸上没什么皱纹,两侧的脸颊上却有两道极深的竖纹,目光炯炯,十分精神,眼睛上面是两道又黑又重的英雄眉。

     老人进来后没跟二狗爸爸说话,直奔二狗而去,掐住二狗的腮帮子又吼了一句:“让你哭!哭巴精!”他脸上没一丝笑意,这六个字说得斩钉截铁。二狗顿时被这个威严的老人吓得呆住了,再也不敢哭了。题外话,二狗虽然成年以后老老实实,小心本分,但小时候可不是善茬,其顽皮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能号。两三年后的某个周末,他在妈妈办公室里和一群小朋友一起看电视,由于妈妈的同事换了一个台,把《黑猫警长》调没了,二狗连号了四声“我--要--看--黑--猫--警--长”--据江湖传言,当时一栋楼里所有的人都听到了这几声怒吼,几乎所有人的心都为之惊悸。而后多年,当天和二狗同时看《黑猫警长》的小朋友在恐吓其父母时,最常说的一句就是:“小心我像二狗那样号!”二狗当时之所以没号第五声,是因为他妈妈轻描淡写地说了句:“你赵爷爷来了。”二狗当时就吓得呆住了,老实了。

离线xunleifilm.
发帖
2062
C币
-152450
威望
382
贡献值
1
银元
-1
铜钱
4740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4-07

    那个老人接过二狗爸爸手中的钥匙,拧了几下也没拧开,老人拧着眉头没说话,转身走了。
     5分钟后老人回来了,手里多了一支铅笔、一把小刀和一张纸。只见他拿起小刀开始削铅笔的铅芯,不一会儿铅芯的粉末就在纸上
     堆成一小堆了;他拿起纸,包着铅芯的粉末开始往锁孔里慢慢倒,倒了一些以后又拿起钥匙,轻轻一转,嘿!锁还真开了!
     “哈哈哈!开了!这就是润滑剂!”老人爽朗地大笑着说。
     “赵局长,进来坐坐,呵呵。”二狗爸爸说。
     “好!”老人爽朗地答应了。
     老人进了二狗家,二狗妈妈去烧水,二狗跑来跑去。在这个新家里,二狗感到十分新鲜,楼上楼下跑了好几圈。这天,他第一次见到了楼房,第一次看到了电灯,第一次……
     “听说红兵复员回来啦?”二狗爸爸问。
     “哈哈,是啊。”老人说。
     “听说红兵在战斗中立了个人三等功?”二狗爸爸又问。
     “哈哈哈哈,是啊,能活着回来就不错了。”老人又大笑着说。
     “好几年没见过红兵了,春节休息时可得好好聊聊。”二狗爸爸说。
     “不耽误你们了,我走了。”说完老人转头就走了,行动如风,二狗爸爸居然也没挽留。
     在开门时,老人又说了句:“小孔,你家也就三口人,现在咱们又是邻居,今年春节就在我家过吧!”这句话既像是邀请又像是命令。
     二狗爸爸也没客气:“好!就这样决定了。”

离线douxp.
发帖
2188
C币
-193049
威望
401
贡献值
1
银元
0
铜钱
4922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4-07

    而他们所说的红兵是赵局长的二儿子,他作为一名侦察兵刚刚从老山前线回来。红兵有三个姐姐和一个哥哥,由于家教颇严,兄弟几个都是安分守己的好市民。而他们的妈妈则由于成分不好死于“文革”之中,赵局长丧妻之后没有再娶,有什么事儿就去妻子的遗像前说说,老两口感情极深。赵红兵已经成年的哥哥姐姐都在市里安家落户,所以,这座小二楼只住着赵红兵和赵局长两个人。

离线zd052.
发帖
2053
C币
-193435
威望
385
贡献值
1
银元
-3
铜钱
4617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4-07

    二狗在第二天早上就看见了赵红兵,一大早他戴着大棉手套,头上戴着棉军帽在扫雪。都说是各扫门前雪,而赵红兵一早上就把一排七栋的门前雪全扫完了,就剩自家门口的雪没扫。扫得那叫一个干净,就连扫出的雪堆都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几个雪堆的距离也几乎相同。他看见二狗爸爸骑着自行车带二狗出来,愣了一下就扔下大扫把,大喊了一声:“孔哥!”接着冲了过来,冲到二狗爸爸面前就是一个熊抱,把二狗爸爸的自行车差点没撞倒。
     然后他摘下一只手套,掐了二狗的脸一把问:“你叫什么名字?”
     “二狗!”二狗也扯着嗓门说。
     “哈哈,好听。”赵红兵说。

发帖
1996
C币
-235513
威望
378
贡献值
1
银元
-2
铜钱
4490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04-07

    这时二狗仔细地端详了赵红兵:大眼睛,高鼻梁,有着和他爸爸一样的英雄眉,和他爸爸长得很像,但比他爸爸帅许多,他爸爸是国字脸,而赵红兵的脸则较为瘦削。这样介绍还是太抽象,其实他长得比较像黄晓明--如果说黄晓明长得可以打 95分的话,那他可以打 96分,因为他比黄晓明的眉宇间多了一股英气,那种英气仿佛只有上世纪 80年代的中国年轻人才有。
     小孩子总是对长得顺眼的人喜欢一些,二狗觉得,以后跟着这个叔叔玩肯定不错。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