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重读《红楼梦》,我心情也时而跌宕起伏,时而惆怅若失,当读到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令牌’时,那段写到
众人一同游览大观园时,宝玉看到满湖枯荷,面露难色,说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不叫人拔去,林黛玉到‘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的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
当我读到这一段时,心中一怔,我立刻会被这首诗句的意境所吸引,我赶忙上网翻阅这首诗的典故
这首诗出自李商隐的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全诗如下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好一个‘留的枯荷听雨声’不过黛玉称之为残荷,更是衬托出了它的枯败与凋残美。
就如林黛玉的后期,好似这株残荷一样,摇弋于风中,虽然最后香消玉损```但仍没减去她在读者心中力量的半分
‘留的残荷听雨声’是一种意境,是一种衰败的美,颓废的美,残缺的美,纵使荷塘月色不再复现,只留的满湖残荷,但仍不失它的美,它的姿态,雨打残荷淅淅沥沥的声音就像神曲一般击打在人们的心上,声声击破人的灵魂直至人的内心最深处、
‘留的残荷听雨声’更是一种做人的态度,在这虚浮而又浮躁的社会里,功名利禄无处不在烟熏着活在尘世间的人们,当人们渐渐沉迷在虚幻的功名里,酒肉美色里,他们哪会想起应该的对生活的态度,对做人的态度,事事要求完美,却不知到有时候残缺也有它的另一番意境,另一番美,人们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老去,总会有风烛残年,总会有那么的一天```
'留的残荷听雨声’它不似满园春色,百花开放那般朝气蓬勃,摄人心扉,它也没有晚霞西落,朝霞东升那般璀璨夺目,更没有神仙般的景致,鬼斧神工般的形态,它只有属于自己,属于懂它的人的那一份安宁,那一份宁静```那一份尘世间难得的佳景,难得的一种对生活的诠释与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