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即将迈入大三的我(学长荐)
假期结束之后,我们就要停靠到大学的下一个站台了。我们,奔向大三,大一的奔向大二。自己就这么着,不明不白的大学就过去一半了。
1、大三,是一个考验大学生的关键时期
大三,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大一,是适应缓冲时期,大二,是找准定位,体验大学生活的开始,而大三,应该是什么呢?我觉得,倒更像是一个十字路口。因为在这个平台上,有太多的选择,当然,大三的选择也是建立在大一大二的基础上的。
大三有一个特点就是,在自由时间多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有几个常规的选择考虑:工作?出国?考研?公务员?创业?
其实有什么观点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一个说法,我觉得挺对的——“大三不考研,天天像过年”。谁如果这么放松自己,我觉得。。。恩,反正不好。
2、学生工作、学习的衡量、取舍
有不少学生大三还是在各个社团参与学生工作的。各学生组织,如果大三能接着干下去的,基本上也都是“领头羊”了。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很真诚的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将来要做什么工作?这个组织是不是凝聚了我大学的色彩,我是不是爱它?我有没有做好承受压力的准备?
之所以要问这三个问题,是因为在学生组织工作,和大一大二不同,一旦到了大三,必须考虑到更现实的因素。要知道,当一个学生组织的全权负责人并不是荣耀,更多的是责任和对各种事情的打理。学生组织的工作会影响到日常的学习,乃至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先明确,自己将来大概的方向是什么。如果是工作,在社团工作肯定会有帮助。因为人际处理,解决事情的逻辑顺序等等都是课堂学不到的东西。尤其是“人际处理”,这其实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同学对一个组织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和关爱,出于对一个组织的留恋,而不计任何的回报报答的继续为社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余热。如果一旦决定要让做工作,那一定要做好承受压力的准备,同时切记,一定要负责任。
而说到学习。千万不能过于放松。在这一方面,要做的转变是,把相对来说,更多的精力放到与自己接下来发展有关的信息的获取和研究上。举例来说,如果决定要考研究生,那就要学会去横向、纵向的比较院校,结合自己的专业成绩实力,做出一个妥善的决定,之后要去研读他们的命题方向,做好前期准备。
相信一句话。先飞的不一定是笨鸟,自认为聪明而冒险最后起飞的,才是傻的可爱的小笨鸟。
3、制定计划,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
说到这个,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很重要,但是很多人也知道自己很难实施下去。想想,你有没有制定大学的规划?现在实施了多少呢?不管实施多少,可以暂且不去追究。但是在大三,这个相对自由的时间段。一定不要让自己被散漫和自由带进迷宫。
沉迷于游戏的同学们,需要尤其的提醒一下!前面说到,大三是一个分岔路口,千万不要因为游戏,而让自己一下子走向另一个方向。在博客圈里,有个专家曾经留言说,其实,大三已经能把一个人的“软实力”差不多看出来了。而这个“软实力”,也是在大三期间能够迅速培养起来的。尤其是不具备“软实力”的同学,如果再把时间过度消耗到游戏、玩乐之上,那么就等于透支了未来的“艰苦”。
总之,在大三“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平台,制定一个计划,给自己一个大方向,还是有助于自己有方向性的走好自己的发展道路的。